您的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卿石松发文论述积极老龄化与老年劳动力就业战略

 

一、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老化

由于预期寿命提高和生育率下降,我国已快速成为老龄化国家。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

人口老龄化,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是劳动力老化,即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上升,中老年劳动力比重提高。2000年我国劳动力平均年龄为37.39岁,2010年为40.90岁,201145―64岁的老年劳动力比重为35.6%随着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婴儿潮”一代的退休,60年代初期第二波生育高峰所出生的一代也即将进入退休年龄,劳动力老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日益严重。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技能结构方面的变化,宏观就业政策和企业用工模式应该做出调整以应对相应的挑战。除此之外,人口老龄化相关的挑战还包括经济活动人口减少和劳动力短缺。这在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出现,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也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风险,即使考虑到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这也会严重威胁到我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老龄化的应对战略:从成功老龄化和生产性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

国际社会相继提出“成功老龄化”、“生产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应对老龄社会的战略措施,其中,促进老年人劳动参与(包括无酬劳动)是重要的目标和要求。

在二十世纪前半叶,大多数研究者对老年问题的研究视角是从消极的角度去描述,例如疾病、衰退和依赖等。老年人尽早退出社会,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利的。但是,大量研究发现,老年时期的积极生活状态与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基于这些论据,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提出了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 aging)战略,认为“成功老龄化”的关键是维持中年时期的活动模式与价值观。低疾病、高体/智能和积极参与是成功老龄化的三个重要因素。而积极参与的形式包括人际交往和创造价值的生产性活动(包括有酬和无酬劳动)。因此,生产性劳动参与可被视为成功老龄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成功老龄化的理论基础得到确立的同时,生产性老龄化这一概念也提出并得到发展。美国老年医学专家Robert Butler 1983年首次采用“生产性老龄化”(productive aging)这一术语来提醒人们关注老年人的能力和他们对家庭、社区做出的宝贵贡献。生产性老龄化的提倡者对老龄生产活动提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定义, 包括有酬就业、志愿服务和家庭/儿童照料等活动。“生产性”意味着能够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或发展这些活动能力的活动,如教育和培训等。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影响下,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的提法。积极老龄化关注的主题扩展至包括健康、积极参与及老年人家庭、社区和国家的生活。积极老龄化根源于成功老龄化的基本理念,强调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并且融合生产性老龄化的核心要素——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但积极老龄化无疑代表了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积极参与的活动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以及公共事务等。但无论如何,保障老年人有能力进行体力活动或参与劳动力市场依然是老龄政策的基本内容。

三、积极老龄化下的老年就业战略

积极老龄化战略应致力于为老年劳动力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支持他们参与到有价值的活动中,其目的是满足具备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老年劳动力的就业权利,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绝非经济目的而利用老年劳动力。积极老龄化的劳动就业战略和政策不能仅仅针对老年人,也绝非单一政策就能有效发挥作用,应该采取毕业生观和全面的视角,综合应用需求和供给方的政策,各个年龄段的政策,以及平等政策等。

1.利用养老金制度为延长工作年限提供激励。首先必需取消“甩包袱”式的“内退制度”、控制提前退休,并采用累进的养老金替代率政策吸引老年劳动力延长工作年限,如55岁以后,工作年限每增加一年,养老金水平逐年递增。条件成熟后,要延迟退休年龄,甚至取消强制退休的政策。

2.提升老年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不仅要在中年时期提供学习和在职培训机会,更应该采取培训补贴等积极措施为老年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培训机会,以便使老年劳动力具备维持工作或转换工作的能力。

3.调整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创造更多的适合于老年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一是要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二是创造时间灵活的工作模式(如兼职工作),平衡老年劳动力的工作和生活(包括休闲)需求。

4.消除老年歧视,为老年劳动力提供平等就业和职业发展机会。消除社会和雇主对老年人“技能低下”和“体力不支”的消极看法和偏见,正确认识老年劳动力的能力和贡献,完善立法、加强执法,禁止针对年龄的就业歧视。

以上政策可能面临最大的挑战和质疑是增加老年人的就业会增大青年人的就业压力。但事实上,老年劳动力和青年劳动力并非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老年劳动力的实践经验和年轻人的技能是互补的。同时,老年劳动力就业增加,社会养老负担下降,消费需求和劳动需求增加。因此,老年就业对青年就业的负面影响非常有限。

(原载《中国社会报》2012年7月6日)



国际劳工组织定义45岁及以上的劳动力为老年劳动力。数据引用自石霞《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应当关注》,《学习时报》第607期。


华东师范大学 人口研究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办公室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