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上海儿童发展和公共服务”论坛成功举办

 

1212日下午,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人口结构与发展趋势方向)暨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吴瑞君工作室主办的“上海儿童发展和公共服务”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地理馆301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二十余位学者参与研讨。

           

论坛第一单元由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李强副教授主持,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计迎春教授点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黄晨熹教授、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程福财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李召存副教授分别发言。

           

           

黄晨熹教授认为学区房的形成因素包括市场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就近入学政策实施总体良好,入学政策对学区房价值的影响需要全景理性分析。对完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应疏堵结合,细化和优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强社会治理,为解决学区房问题创造良好环境。

             

 

程福财研究员指出儿童虐待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包括儿童忽视、身体虐待、性侵犯等。虐儿现象与家长误认为是教育手段的体罚、育儿责任意识的忽视以及家长面临的工作与家庭的紧张带来的压力有关,儿童保护要建立三位一体的保护制度,克服法律不健全、机制不健全、部门协调难、财政资源缺乏等问题。

             

 

李召存副教授提出儿童不仅是“发展者”(becomings),更是“存在者”(beings),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能力用适宜的方法表达自己。在研究中,儿童能够用不同于成人的“眼睛”来观察,获得独到的研究信息和发现,从而实质性地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之中。

             

论坛第二单元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安秋玲副教授主持,上海市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程福财研究员点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张伊娜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博士生汪静、华东师范大学特教系曾凡林副教授分别发言。

             

张伊娜副教授立足我国托育政策发展的现状与困境,解释了托育服务为何不能得到有效发展的原因,指出上海市托育政策设计应明确“公共托育”先以“喘息式服务”为主,倡导小规模、社区化的服务;再次,财政资源应以补供给为主,建立优良的公共信息系统,提高需求人群对托育政策及服务的了解度。

             

汪静通过最新调查数据分析指出目前家长对公共服务的了解度与享受度占比均不高,儿童的主要照顾者为(外)祖父母与母亲,照顾者的主要困难是陪伴时间不足。因此建议未来要提高多元化的服务,在服务供给方式上应尽量简便易理解,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服务质量,并倡导建立社区服务点以亲子活动为主要服务方式来满足大众需求。

             

曾凡林副教授指出当前我国对孤残儿童的照料主要包括多元安置模式、家庭优先原则、儿童需要和照料、关注专业培训、关注长期安置、关注社会融合、重视特殊教育以及加强康复服务等,未来孤残儿童的福利应从狭义的孤残儿童福利向普惠型儿童福利转型,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多方合作。

             

 

 

 

 

华东师范大学 人口研究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办公室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