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世界人口日!华东师大有全国第一所人口学研究机构

今天是7月11日

第33个世界人口日

我国有14亿多人口

“人口问题始终是

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今年中国将题确定

“生命至上,守护未来


今天是第33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主题确定为“80亿人的世界:迈向有弹性的未来——抓住机遇,确保人人拥有权利和选择”。而中国将主题确定为“生命至上,守护未来”。结合当下疫情形势,生命的可贵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尊重每个个体的生命,提升人口质量,保护生命健康安全,才能拥有平衡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共同创造与守护美好的未来。

上海举办世界人口日论坛

今天下午,由上海市人口学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共同举办的7·11世界人口日论坛在线上召开,全国多地264位人口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开展讨论交流。来自上海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7位学者围绕着生育理论和生育政策分别作了论坛专题报告,华东师大丁金宏卿石松研究员受邀参会。

会议截屏


七场专题报告中,复旦大学的彭希哲教授论述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三孩政策实施的内在关系,他指出以三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石,甚至是国家整个战略体系的基础。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教授根据女性生育时间提出了“生育恩格尔系数”,提出帮助女性节约生育时间是对生育最有效的支持和鼓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樊华处长对新修订的《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作了解读,进一步强调了适度提高生育的紧迫性。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周海旺研究员探讨了三孩政策背景下上海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教育成本、养育成本和房价是育龄妇女不愿生育和再生育的主要原因。之后,华东师大卿石松研究员、上海大学陈蓉副研究员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乐菡助理研究员三位青年专家分别使用不同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夫妻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为生育政策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更有益的现实基础。


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

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是全国第一所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兼顾人口与地理的研究机构,人口学科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是教育部第一批批准的全国18个研究室之一,1981年设立人口研究室,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扩建为人口研究所,1985年列入“中国大学人口学研究与培训”项目单位,并获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的资助,1986年开始招收人口学专业的硕士生、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被授予人口学博士点,成为全国第四家拥有人口学博士点的人口研究所。目前,所内共有专职、兼职研究人员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涵盖了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多个学科,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已累计培养博士生80余名、硕士生140余名。

近年来,人口研究所中青年专家一方面继承蜚声中外的胡焕庸、张善余等学术先辈的研究旨趣,结合新时代人口特点继续在人口地理领域深耕,形成了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人口分布等地理色彩浓厚的特色研究,另一方面人口研究所中青年专家结合各自研究专长,积极开拓,在生育演变和婚育成本研究、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研究、新移民与侨务政策研究等细分领域均有不俗表现。

20世纪80年代末,胡焕庸与博士生在一起

目前,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已经成为立足上海和长三角,面向全国,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宏观经济社会政策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重要机构。近年来,人口研究所承担了100多项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决策咨询课题、20多项省级及以上课题,为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和上海市等相关部门提供了详实细致的数据分析、扎实可靠的学术论证和具体可执行的政策建议,为推动国家及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口研究所学者持续活跃在国内外学术一线,学术产出不断。近三年来在《地理学报》《社会学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和Energy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重要刊物全文转载或转摘。同时,人口研究所老师学术论文成绩斐然,近年来荣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学术著作奖、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数十项,学科实力得到了国内人口学界的广泛认同。

人口研究所仍会继续沿着前人研究基础,发扬所内中青年专家研究特长,以人口学和地理学为背景,不断探索新的研究视角,提升人口热点问题的敏锐性,助力学科发展和人口研究所更高服务平台搭建,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和支持方案服务。

来源 | 社会发展学院人口所 编辑|吴潇岚



华东师范大学 人口研究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办公室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