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卿石松教授先后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CCTV-13)《东方时空》和《新闻直播间》栏目,就上海在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方面的创新举措进行了深度解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作为人口规模和密度均居全国前列的特大型城市,上海对低生育率与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感受尤为深刻。面对现实压力,上海正以积极行动回应社会关切。
一线调研 上海试点“生育友好岗”带娃上班两不误 从“生育友好岗”到生育友好型社会
自2024年11月起,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启动“生育友好岗”试点工作,通过弹性上下班、远程办公、灵活休假及绩效考核优化等柔性管理方式,帮助劳动者——尤其是年轻父母——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取得更好平衡。

在9月26日播出的《东方时空》节目中,卿石松教授指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协同、持续发力。他认为,设立“生育友好岗”是极具价值的开端,但不能局限于个别岗位或群体,而应推动“生育友好”用工模式的普遍化。他强调,未来应通过制度创新与文化引导,在全社会营造家庭友好、育儿友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助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上海实施女职工产假及生育假期间社会保险补贴 探索构建生育成本共担机制
今年7月,上海市又出台《关于实施女职工产假及生育假期间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用人单位依法落实产假、生育假并缴纳社会保险的,可享受实际缴纳部分50%的社保补贴,且不受女职工生育子女数量限制。充分展现了上海加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坚定步伐。

在10月16日的《新闻直播间》节目中,卿石松教授进一步指出,推动人口周期转变是一项长期任务。政府在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同时,那些主动践行“生育友好”理念、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也将在员工忠诚度、组织效率与社会声誉等方面实现共赢。“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不仅效率不会下降,反而可能更高,因为它赢得了员工的信任和社会的尊重。”卿石松教授表示。
卿石松,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助理、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发展战略、生育理论与政策、性别和家庭研究。主编或著有《人口经济学》《中国性别收入差距多维解构分析》等四部,在《社会学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研究成果荣获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四项。多篇决策咨询专报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或领导批示,产生良好学术和社会影响。
来源 | 央视新闻
GIF | 万方圆
编辑|丁玉婷 俞思文